在長江經濟帶的璀璨版圖上,咸寧這座“香城泉都”正以優質的營商環境滋養著一批批優秀企業。作為工信部授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咸寧南玻”)憑借技術創新與跨區域協作,成為咸寧楚商風采的生動縮影,更以“咸產”品牌之力,詮釋了新時代企業發展的“咸寧速度”與“咸寧溫度”。
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亞明說,咸寧南玻的發展歷程,是咸寧“有呼必應”營商環境的生動注腳。2011年咸寧南玻成立以后,便以45萬噸年產能成為華中地區玻璃產業標桿。2021年,當企業啟動總投資8.6億元的光伏封裝材料生產線項目時,咸寧高新區組建工作專班,面對地下溶洞帶地質難題,組織專家論證方案,協助企業70天完成2187根深樁施工;為保障110千伏雙回路供電的建設進度,國網咸寧供電公司開辟綠色通道,從勘察到送電僅用45天;針對570名產業工人缺口,市人社部門線上線下聯動招工,實現“投產即滿產”。
這種“把企業事當自家事”的態度,讓這座23個足球場大小的“超級工廠”從開工到點火僅用時12個月零20天,較原計劃提前3個月投產。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咸寧市政府堅持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咸寧南玻在咸寧政府支持和幫助下,完成了發展與生態的融合:窯爐余熱發電站年供電量達7000萬度,相當于廠區35%用電需求,所發電量相當于節約2.45萬噸標準煤,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4萬噸,2019年榮獲工信部頒發的“綠色工廠”稱號。
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咸寧南玻統籌完成了浮法玻璃超白生產線的技術升級改造工作;科研團隊申報專利140余項;超白玻璃技改項目為企業新增產值4.8億元。咸寧南玻的光速發展見證著“咸寧速度”的誕生。
從一片荒蕪到產值數十億的“綠色工廠”,從單一生產線到全產業鏈布局,咸寧南玻的蛻變之路,正是咸寧營商環境優化與跨區域協作成果的集中體現。
當下,咸寧正以“5+4”現代化產業體系為藍圖,打造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五大產業集群。隨著更多如南玻般的楚商企業崛起,咸寧必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優質的生態,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讓“咸寧制造”成為長江經濟帶上又一張閃亮名片。(咸寧南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