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實地探訪咸寧高新區,機器在轟鳴聲中不停地運轉著,湖北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的車間內,40余條生產線上,800余名一線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一線工作人員何威正全神貫注盯著生產線,一年四季,無論春秋或冬夏,何威和同事們總是以高度緊張感堅守設備,用專業的技術和敏銳的洞察力為千余臺設備保駕護航。
湖北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專注于汽車轉向器設計、生產與銷售的技術密集型企業。企業曾獲得中國轉向器行業龍頭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主要為中國一汽、中國重汽、福田汽車、東風汽車及印度、俄羅斯、泰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汽車廠提供配套服務。
“老字號”的招牌在新時代如何“越擦越亮”?近年來,該企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引進高端人才,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全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已取得各類專利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余項。
2月1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湖北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獲得一項名為《一種汽車動力轉向器內油道控制閥》的發明專利。
該專利通俗點說,即是通過對液壓助力轉向器的控制閥結構進行全新設計,提升控制閥在受力時整體的剛度,讓控制閥在旋轉運動時更加平順,既提升轉向操控的平穩性,也提高了車輛駕駛的舒適性。
尤其是在工藝方面,“通過在鑄造殼體時直接鑄造出內部小油道,有效避免了內部小油道難加工的問題,同時,有效改善了深孔油道加工偏差導致的油路不通,轉向器轉向時因供油不足產生的轉向發卡的狀況。其次,內部小油道直接鑄造成型不需要加工,降低了生產成本。”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用新型專利屬于汽車轉向技術領域,這是該企業近年來不斷革新生產工藝的有力佐證之一。
企業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而“人才”是創新的關鍵因素。
日前,共青團咸寧市委公布了2024年度“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入選名單,該企業技術中心主任王俊峰憑借其卓越的專業能力和突出的技術創新成果成功入選,成為公司科研創新領域的又一杰出代表,也為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技術中心主任,王俊峰不僅展現了精湛的專業技術水平,還具備出色的團隊管理和引領能力。2023年至2024年期間,他帶領團隊推進了循環球轉向器的輕量化設計,推動優化產品結構和工藝改進。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競爭,主機客戶新車型轉向器開發數量也不斷增多,開發周期更短,質量指標更高,公司為跟隨行業的發展,努力創新提升。
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24年,王俊峰帶領團隊同事一起,新開發各類項目160余項,新產品開發銷售額7000多萬元。同時對產品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進,使得常見的轉向沉重、發卡、不回正、漏油等故障率大幅下降。此外,還對標行業先進標準,主導編制了4項企業標準,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科技創新不僅為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帶來了技術上的突破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也為企業贏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試驗中心投入近2千萬元,新建的2000平米的實驗室,已經通過了國家CNAS體系認可的實驗室,能夠做17項國家行業標準的試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陶德文說。
未來,湖北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將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實現新的跨越發展,邁向產業升級的新征程,推動咸寧市乃至湖北省汽車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三環力量。